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人文厚重話山化(我說河洛文化) | 2021-04-28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lyd.com.cn/system/2021/01/08/031924965.shtml" 偃師市山化鎮是洛陽東部的一個歷史文化重鎮,它處在邙山以南的鄭洛交界處,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這里的名人墓冢和人文典故,彰顯著河洛文化的深沉與厚重;這里的窯洞民居和廟宇建筑,訴說著河洛文化的魅力與特色。 偃師市山化鎮是洛陽東部的一個歷史文化重鎮,它處在邙山以南的鄭洛交界處,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這里的名人墓冢和人文典故,彰顯著河洛文化的深沉與厚重;這里的窯洞民居和廟宇建筑,訴說著河洛文化的魅力與特色。 忠心耿耿周大夫 一腔碧血照汗青 山化鎮,因最初由山疙瘩村和化村組成而得名,其中的化村與東周政治家、周大夫萇弘有很大關系——清朝《偃師縣志》記載:“周萇弘墓在縣東十里化村西北山上。” 萇弘,字叔,是東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料記載,萇弘經歷了周靈王、周景王、周敬王時期,一生都在為周王室操勞。 去年,伊川徐陽墓地再次發現陸渾戎王級大墓的消息讓很多人重溫了陸渾戎被晉國所滅的歷史。當時,晉國派使臣見周王,請求祭祀洛水和三涂山。正是萇弘看穿了晉國攻打陸渾戎的真正意圖。《左傳·昭公十七年》載:“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于雒與三涂。萇弘謂劉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陸渾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備之!’” 萇弘聞名于后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跟孔子的關系。《史記》《禮記》等文獻都記載了孔子請教于萇弘的故事。《孔子家語·觀周》記載:“至周,問禮于老聃,訪樂于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 不過,萇弘因卷入晉國內部權力斗爭,最終被周敬王當成“替罪羊”殺害。相傳,由于萇弘無罪被殺,冤氣不散,蜀人藏其血,三年后化為碧玉。后人為了紀念萇弘,就把其下葬的村子稱為“化碧村”,這就是化村村名的由來。 實際上,山化鎮還有游殿村、光明村、新明村等5個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涌現出了“老實官”藺挺達、抗日名將張之樸等眾多知名歷史人物。 眾多歷史名人 長眠山化厚土 “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山化,正處于邙山的“龍頭”之地。 一代名君商湯王,安葬于山化鎮藺窯村邙嶺之上;一代名臣萇弘,死后葬于山化鎮化村的邙山腳下;中國書法史上三位領軍人物——漢魏時期楷書鼻祖鐘繇、開盛唐一代書風的顏真卿、明清之際蜚聲中外的書法大家“神筆”王鐸,均長眠于山化鎮,三座墓園,依邙山,傍洛水,一線排開。 顏真卿墓位于湯泉村村口。墓前立著3通墓碑,位于東西兩側的墓碑分別立于明、清時期,明碑上刻著“唐太師顏魯公真卿墓碑記”字樣,清碑上刻著“福唐贈司徒謚文忠顏魯公之墓”字樣。 碑文記載,明萬歷年間,呂純如奉命到偃師當知縣,在考察歷史古跡時,發現了顏真卿的墓,當時墓已被人破壞,他連忙派人清除雜草、重修墓地,并立下墓碑提醒附近民眾。到了清朝,知縣湯毓倬對顏真卿墓再次進行整修,又立一碑。 湯泉村不僅有顏真卿墓,還有一座湯王廟,此廟與商湯王陵有關。 商湯王陵位于山化鎮藺窯村,該陵原高7米,底部正方形,頂部略呈菱形,冢前有墓碑,占地約2畝。湯王陵西面原有祭殿,俗稱湯王廟,廟西有湯王池。后來發大水,湯王廟被沖毀,檁條等隨雨水漂到湯冢西溝內,人們認為湯王英靈看中了這條溝的風水,就在溝內重建了湯王廟。此溝以廟命名為湯王廟溝,后成村落,因溝內有泉水溢出,名曰湯泉,村名也稱為湯泉溝,現名湯泉村。 提到泉水,不得不說山化鎮豐富的溫泉資源,其中以寺溝村為最,該村有兩眼較大的溫泉,還有84眼小溫泉。《水經注》載:“(潯)水出北山潯溪,其水南流,世謂之溫泉。”經地質部門勘查分析,山化鎮位于洛陽盆地北部偃師斷裂帶和中部伊河斷裂帶交接處,地下現存特大型地熱田,是很好的溫泉開發地,且水質優良,達到天然礦泉水標準。 巍巍皇家建筑 至今留有遺存 山化鎮不僅有名人墓葬群,還有歷史文化建筑群。宋會圣宮遺址群、廟宇文化群、傳統民居與民俗文化建筑群(含窯洞集群)、邙山自然景觀群等景觀群,宛若顆顆明珠,散落其間。一個小鎮,竟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 寺溝村鳳凰山上的會圣宮原是宋仁宗的行宮,因為北宋的皇陵區在偃師和鞏義,到宋仁宗時,為免祭奠奔波之苦,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精心選址,在相鄰的鳳凰山上即現在的寺溝村,歷時4年修建規模龐大的行宮“會圣宮”,其中的“圣”指的應是宋仁宗之前的三位國君。 隨著北宋的滅亡,會圣宮也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被金軍付之一炬。記者近日在現場看到,如今的會圣宮除了一通巨碑和一根拴馬柱,地面的建筑均已被毀。目前遺存的會圣宮碑,高9.2米,被譽為“中原第一碑”,碑文詳述了會圣宮的由來和經過,描寫了會圣宮的地理位置、建筑的宏偉壯觀和“奉安圣容”禮儀的隆重,以及“士庶朝謁”的盛況,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樣位于寺溝村的玉帝閣重建于明代,曾是會圣宮的一部分。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重修,與會圣宮碑相鄰。玉帝閣內有嘉靖年間壁畫,其中屋頂雕梁畫棟,繪有精細龍紋,工藝精美絕倫。2015年,玉帝閣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該鎮還有為紀念清代治水英雄黃守才修建的九龍廟,以及古龍泉寺、云城寺、盧醫廟等廟宇文化群。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伊洛河流經山化鎮,過去這里有不少渡口,方便來往行人。如今,隨著交通的發達,渡口大多已被廢棄。但因為偃師市區和鞏義市區之間綿延近10公里的伊洛河上沒有橋,至今伊洛河山化段仍保留了4個渡口:石家莊村渡口、寺溝村渡口、臺溝村渡口、山化村渡口。 厚重的歷史孕育出燦爛的文化,至今綿延不衰。近年來,該鎮黨委和鎮政府接連創作出《大唐忠烈顏真卿》《老實官》兩部大型歷史古裝戲劇,舉辦商湯文化研究會、“顏真卿杯”書法大賽、“化”姓尋根祭祖大典等,讓這座千年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更讓黃河文化“聲”入人心。(記者 劉嘉儀) 關鍵字標籤:寶福山交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