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顯成效 | 2022-10-03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qingdao.sdnews.com.cn/xwzx/202210/t20221003_4109773.htm" 首頁青島頻道青島新聞>正文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顯成效2022-10-0315:45:25 來源:魯網大字體小字體掃碼帶走打印魯網10月3日訊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青島市市南區金門路街道堅持因地制宜,示范引領,街道、社區、物業、環衛聯動共管,一體化推進,垃圾分類成為小區“新時尚”。以天山華庭小區為例,該小區建成于2007年,位于市南區金門路街道天山社區銀川西路25號,為高層小區,共有樓座10棟,住戶1288戶,現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5處,其中四分類投放點3處,二分類2處。共謀治理方案前期,金門路街道辦事處、天山社區及環衛部門對小區進行調研,與小區物業、設計公司溝通,在物業公司征求業主代表意見的基礎上,取締樓宇前垃圾桶,由區分類辦投放密閉式垃圾分類箱體2處,將小區原垃圾收集站升級改造為簡易式垃圾分類房,房內設有分類垃圾桶。共管分類質量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后,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投放時間段為早、晚6:30-8:30。前期街道、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共同宣傳,引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日常中,小區物業負責分類督導、垃圾分類容器衛生及管理,環衛部門負責分類運輸,確保分類收集容器密閉,無拋灑、無灑漏。共聚分類合力為促進居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街道、社區、物業、環衛共同配合,加大宣傳力度,走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抬頭可見,駐足可學”,小區出入口、單元門口設置張掛垃圾分類宣傳牌20余塊。同時,街道、社區、物業、環衛工作人員走進小區居民家中,上門入戶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手把手教授正確分類方法,小區居民現對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達到90%以上。如今,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已有了顯著的效果,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大幅提升。下一步,金門路街道將會繼續完善共建共治的小區自治模式,推進垃圾分類治理的精細化,并將垃圾分類工作的作為小區文明創建的展示窗口、形象窗口,真正做到實現居民對美好家園建設的共同愿望。(本網記者)責任編輯:孟慶喜 關鍵字標籤:garbage-clean.net/ |
|
![]() |